>百科大全> 列表
宋濂所处的背景
时间:2025-04-14 00:21:45
答案

是元末明初的历史时期。

他出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祖籍金华潜溪,后迁居至金华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宋濂的家境贫寒,但他自幼聪敏好学,被誉为“神童”。他的父亲宋文昭也是读书人,但家境已经衰落。宋濂在六岁时便能读古文,并且记忆力超强,过目不忘。

宋濂的青年时代因元末战乱而迁居至浦江,并在青萝山中筑室读书。兵祸之后,官私藏书毁损严重,而宋濂因隐居山中,仍能坐拥书城。宋濂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宋濂因危素等举荐,顺帝召宋濂为翰林编修,但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至正十年(1350年),宋濂入仙华山为道士,实则入山著书。至正十六年(1356年),宋濂入小龙门山著书。

明朝建立后,宋濂被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宋濂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宋濂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他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他的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广泛百科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