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卖商家遭遇恶意投诉时,工商部门会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调查与核实:工商部门会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和核实,以确定是否存在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情况。
行政处罚:如果调查结果显示商家确实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工商部门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商家采取行政处罚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
罚款
责令停业整顿
吊销营业执照
消费者协会介入:如果商家与消费者协商不成,消费者协会可以介入调解。如果调解无效,消费者协会会将情况上报给工商管理部门。
民事诉讼:消费者在权益受损后,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商家进行赔偿。
公安部门介入: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商家认为被敲诈勒索,可以收集证据并请求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网站投诉: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商家所在平台的投诉渠道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总之,工商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对商家进行处罚,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并确保市场的公平和秩序。商家在面对恶意投诉时,应积极配合工商部门的调查,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