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一共有五类基本题型,分别是:
01、概括材料类
所谓“概括材料”,就是要求考生严格依据目标“给定材料”,客观地将其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其中,“概”代表概述,“括”代表囊括。概括材料类题主要考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忠于材料的能力。在申论科目中,概括材料类题主要有“概括题型”、“概括主要内容型”、“概括影响型”等。这是申论科目中最基础的一类题型,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类题型。试想,申论科目的“给定材料”大概有6000-8000字,最后的作答总字数在1800-200字之间。“给定材料”和作答字数之间的差距本质上是对考生的概括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即便是套申论试卷没有单独考查概括材料类题,概括能力也贯穿整个申论科目的始终。
02、综合分析类
所谓“综合分析”,就是要求考生紧紧结合“给定材料”,在充分理解“给定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推断和引申,将其中蕴含的启示、意义、经验、教训等揭示出来。综合分析类题主要考考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映射到行政管理工作中,考查的是考生“领会精神”的能力在申论科目中,综合分析类题主要有“谈谈你的理解型”、“启示型”、“含义型”、“经验教训型”、“意义型”、“创新型”。
03、综合写作类
综合写作类题目第一次出现在申论科目中是2007年,当年很多考生皆因此题而考试“败北”。作为试题曾经出现在国(联)考中的综合写作题目主要有汇报材料、发展规划答复、情况反映等。这些题型当年被称为“准公文题”。
04、原因对策类
所谓“原因对策”,就是针对“给定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针对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对策)的严密思维过程。这是公务员考试中比较传统的一类题目,也是公务员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工作之一。近五年申论科目的真题中,以考查“原因型”、“对策型”和“原因对策型”为主。
“原因型”题目,仅仅单纯要求考生分析原因。这类型题目字数要求相对较少,题目比较容易。考生只要遵循先“概括问题”,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原因”的句子要尽可能具备概括性。对策型”题目,仅仅单纯要求考生提出对策。同“原因型”题目一样,“对策型”题目的字数要求也比较少,题目相对容易。但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必须遵循先“概括问题”,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
以上三步中,前两步需要在考生的思考过程中完成,不需要落在纸上,但绝不可忽略或跳步。“原因对策型”题目,是“原因型”题目和“对策型”题目的集合。这类型题目的字。
05、申论论证类
“申论论证类”就是每一套申论试卷的最后一道题目。其字数要求通常在800-1200字之间,所占分值通常为35-50分不等,是申论科目所占分值最大的一类题目。这道题的分数,对申论科目的整体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这其实也是申论试卷中最容易的一道题目。说它容易,是有前提条件的:此题目之所以容易是建立在考生高水平地完成前几道小题的基础之上。
其实,最后一道题目是对前几道题目的深化和总结,需要考生借助前几道题的思考和作答,引申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并加以论证的一道题目从写作内容的角度来看,近五年的国(联)考申论论证类题以考查“正论型”、“策论型”和“评论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