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清代瓷器鉴定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5-04-11 03:17:53
答案

一、清代瓷器鉴定-造型

清代康熙瓷器造型多浑厚刚劲,以观音瓶、凤尾尊、金钟杯等最具有代表性。

雍正瓷器造型多秀丽大方,以牛头尊、灯笼瓶、如意耳尊等最具有代表性。

乾隆瓷器造型多规整复杂,以转心瓶、仿生瓷、鼻烟壶等最具有代表性。

嘉庆和道光之后的瓷器造型多体态笨重,创新品类几乎不见,但是光绪时期的“大雅斋”瓷器却掀起了一阵追捧的热度。

仿制品瓷器的造型不太规整,弧度不太圆滑,缺乏古瓷的韵味

二、清代瓷器鉴定-胎质篇

清代顺治瓷胎与明末崇祯时期的瓷胎较为相近;康熙瓷器胎体厚重,质地坚硬;雍正瓷器胎体厚薄十分均匀,瓷化程度较高;乾隆瓷器胎体坚致细白,但是硬度稍差;嘉庆瓷器胎质细脆,硬度不高;道光之后的瓷器胎质粗松,但是光绪时期开始有所扭转。

仿制品瓷器的胎质湿硬厚重,为现代多元配方的高岭土制成,而且有些器物的“火石红”有做旧痕迹。

三、清代瓷器鉴定-釉色篇

清代顺治和康熙瓷器胎釉结合良好,釉色多为青白、浆白、粉白等,釉面十分细腻;雍正瓷器釉面十分莹润,但是大多都有“橘皮纹”;乾隆瓷器釉面光泽度高;嘉庆和道光之后的瓷器釉面大多不太滋润,有明显的“波浪釉”,釉层稀薄,釉色粉白,釉质稍差。

仿制品瓷器的釉色有时过于张扬,有时过于浅淡,无浓淡自然变化,深浅过渡不自然,有些器物的彩料是现代化学品,釉面有贼光。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广泛百科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