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是在1940年由苏联吞并的。
在二战爆发之前,立陶宛是一个独立国家。
但是在1939年红军占领了波兰,立陶宛面临着来自苏联的压力,他们拒绝了苏联加强军事力量驻扎立陶宛的要求,这导致了苏联从波罗的海方向发动进攻,迫使立陶宛同意签署互助协定,允许苏联军队在其领土上驻扎。
1940年,苏联控制了波兰,后又向芬兰提出将苏芬的边界向西移交30公里的要求,但被拒绝。
为了增强自己在波罗的海地区的控制力,苏联在1940年夏季开始逐步在立陶宛境内布置军队,最终导致立陶宛被吞并。
同时,也存在一些历史因素,如俄罗斯希望扩张领土,认为立陶宛是“失落领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