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农业意义。在这一节气里,天气逐渐变得干燥,气温也逐渐变冷,大地开始干燥,叶子变黄,果实开始成熟,而且在寒露节气之后,气温逐渐降低,进入了冬季前的最后一个阶段,露水逐渐转化为霜,这也意味着庄稼的生长逐渐结束,需要及时收割。同时,也要注意种植的一些作物,如葡萄、苹果、石榴等果树需要在此时采收,而杂粮、稻谷等作物也需要及时收割晒干。
除农业方面之外,寒露节气还有很多其他的文化和传统活动。比如,一些地方有吃“寒露螃蟹”的风俗,寒露期间正是螃蟹肥美的时候,因此一些地方就专门在寒露节气期间组织螃蟹宴,品尝美味的螃蟹。此外,寒露节气和诗歌文化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诗人都在寒露节气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如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名篇《寒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