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座以矿产资源为主要资源的城市。其历史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先秦时期:战国时期,乌海一带为义渠、大荔等民族杂居地。
- 秦汉至南北朝: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乌海市海勃湾地区纳入秦朝版图。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浑邪王附汉后,乌达地区为武威郡之北境地。东汉末年到三国、晋、十六国时期,乌海市不断陷入长时间的战乱局面。两晋、南北朝,为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北凉(沮渠、蒙逊)属地。
- 隋唐至宋元:隋时,乌海市境属突厥汗庭之西境,为东突厥游牧地。唐属河西节度使。唐广德二年(764年),陷于西番。宋辽时,党项族趁宋辽交战,迅速占据西北地区的银、夏、绥、宥、静五州。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封党项羌李彝兴为太尉,并赐马300匹,表示臣服。于是,绝大部分的现伊盟地区(包括海勃湾地区)名义上纳入了宋朝版图,但仍然归党项统治。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
- 明朝:明洪武九年(1376年),立宁夏卫,后升为镇,辖今海勃湾地区,隶属于陕西都司,归中央右军都督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