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特点:
规模宏大与组合多样: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这体现了秦汉统一后,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交流的成果。
规整的建筑风格:秦汉建筑延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高台建筑传统,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这种规整的建筑风格体现了秦汉时期的严谨与秩序。
成熟的建筑技艺: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成熟时期,抬梁、穿斗、井干等三种基本构架形式已经成型。同时,斗拱的种类也极为丰富,达到了千奇百怪的程度。
异同:
相同点:
对规模的追求:无论是秦朝还是汉朝,都追求建筑规模的宏大,以彰显其帝国的强盛与权威。
对规整的偏好:秦汉建筑都强调规整和对称,体现了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
不同点:
建筑类型的变化:秦朝建筑以宫殿、祭祀建筑和陵墓为主,如秦始皇陵、阿房宫等。而到了汉朝,除了继续营建宫室外,多层建筑逐渐增加,如楼、阁、阙等,还开创了山水花木配合房屋而造园的方法,即“苑”。
建筑材料的发展:秦朝建筑在地下部分广泛使用砖,至迟在秦代已经有了承重用砖。而到了汉朝,砖石拱卷结构日益发达,用于墓室、下水道等多种建筑。
综上所述,秦汉建筑在追求规模宏大、风格规整和技艺成熟等方面具有共性,但在建筑类型和材料使用上又各具特色,反映了两个时期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