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粮食危机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天灾:1960年代初期,中国北方遭受了持续多年的旱灾和水灾,导致大量的农田受损或无法耕种,粮食产量下降。
人口增长: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粮食需求量急剧上升。而当时的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紧张,西方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经济制裁和贸易限制措施,使得中国面临进口食品短缺的困境。
政策失误:当时的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农民失去了自主权,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下降。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使得1960年代初期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粮食供应短缺问题,引发了全国性的粮食危机,威胁到了人民的温饱和国家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发动“大跃进”运动、引进新型高产作物等,逐步缓解了粮食危机的影响。